江西省某体育中心生活中心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方案
【字体:
江西省某体育中心生活中心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方案
作者:未知    地质科普来源:网络    点击数:4104    更新时间:2015-04-17

江西省某体育中心生活中心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二章 综合说明

2.1 勘察方案编制依据与原则

2.1.1勘察方案编制依据

2.1.2勘察方案编制原则

2.2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划分

第三章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3.1 场地地形、地貌及现状

3.2 场地地基岩土及其工程特性

3.3 场地地下水及其腐蚀性

3.4 场地地震效应

3.5 拟建建构筑物基础型式及拟选持力层初步分析

第四章 勘察工作布置与勘察方法、手段

4.1 勘察工作目的

4.2 勘探孔布置

4.2.1勘探孔的平面布置

4.2.2 勘探孔深度的确定

4.3 样品采集与现场测试工作布置

4.3.1 样品采集

4.3.2 现场测试

4.4 主要勘察手段及相应技术要求

4.4.1 钻探

4.4.2 土样采集

4.4.3 标准贯入试验

4.4.4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4.4.5 波速测试

4.4.6 室内岩土水试验

4.4.7 工程测量

 

第五章 勘察报告的主要章节内容及主要图表

5.1报告的主要章节内容

5.1.1 前言

5.1.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5.1.3 岩土分析与评价

5.1.4 结论与建议

5.2 报告的主要图表

第六章 设备、人员调配与计划工期

6.1主要物质、设备调配

6.1.1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物质、设备

6.1.2进场计划

6.2 人员配备

6.3 勘察进度计划安排与工期保障措施

6.3.1勘察进度计划安排

6.3.2工期保障措施

第七章 勘察成果的质量保障

7.1质量目标

7.2项目管理与质量保障

7.2.1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7.2.2工序质量管理和项目质量审查制度

7.2.3主要质量保证措施

第八章 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8.1安全生产

8.1.1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管理体制

8.1.2实施项目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8.2 文明施工

第九章 与建设方、设计及施工单位配合事项

 

 

第一章 工程概况 

     江西省某体育中心座落在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昌东高校园区的瑶湖西岸,位于主干道紫阳大道(原瑶湖大道)南侧、学府(天翔)路东侧、北邻江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东邻“瑶湖”、南邻“中子湖”。用地面积约800亩。

    本次勘察中标范围内建构筑物包括跳水游泳馆、球类馆、体育馆、网球馆、田径训练馆、生活中心等。其中跳水游泳馆及球类馆均为四层框架结构,生活中心为16层框架结构,跳水游泳馆及生活中心局部有地下室,其它建构筑物设计指标暂未明确。

    根据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对拟建生活中心场地编制以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方案。

第二章 综合说明

2.1 勘察方案编制依据与原则

2.1.1勘察方案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中业主提供的总平图及设计提出的建筑参数;

2.邻近区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南昌市同类工程建筑经验;

3.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

a.《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国家标准);

b.《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国家标准);

c.《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行业标准);

d.《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行业标准);

e.《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国家标准);

f.《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国家标准)

g.《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国家标准);

h.《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2-2002)(国家标准);

i.其它现行的相关规程、规范及标准。

2.1.2勘察方案编制原则

    根据本工程拟建建筑物性质,充分分析场地环境及邻近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结合同类工程建筑经验,按照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的要求,合理布置勘探工作量,在确保预期勘察成果质量、满足规范所需工程地质资料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体现勘察费用的经济与合理性。

2.2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划分

    本次勘察为详勘察阶段;拟建工程的重要性等级为二级,本场地属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地基,综合确定本次勘察等级为乙级。

第三章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3.1 场地地形、地貌及现状

    拟建场地位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昌东高校园区,根据现场踏勘结果,本场地原为赣江Ⅱ级阶地,拟建场地内原主要分布有村庄及农田,水塘主要分布于场地东部及西北部,地势相对较低洼,局部经后期人工整平,地面较平坦,总体上呈西高东低之势。

3.2 场地地基岩土及其工程特性

     据区域及邻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本场地分布的地层上部为人工填土(素填土)、第四系全新统湖积层(淤泥质土)和上更新统(粉质粘土、细—砾砂)冲积层、下卧基岩为第三系新余群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场地地基土结构与主要特性大致如下:

场地岩土层结构表

土层号

土 层 名 称

地层时代

主 要 特 性

分布特征

层厚(m)

素填土

Qml

松散

局部分布

0-2

淤泥质土

Q4al

-流塑,高压缩性

局部分布

0-1

粉质粘土 

Q3al

可塑为主、压缩性中等

全场地分布

4-9

细砂

Q3al

稍密、湿-饱和

全场地分布

2-6

中粗砂

Q3al

中实、饱和

全场地分布

5-9

砾砂

Q3al

中实、饱和

全场地分布

3-6

圆砾 

Q3al

中实、饱和

全场地分布

5-7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Exn

呈土状或碎石状

全场地分布

1-3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Exn

呈碎块或块状

全场地分布

4-7


3.2.1 ①素填土:局部分布,松散,工程特性差。


3.2.2 ②淤泥质土:分布于水塘部位,软~流塑状,工程特性差

3.2.3 ③粉质粘土:分布稳定,厚度较大,埋深浅,可~塑状为主,局部坚硬,中等压缩性,工程特性较好,预计可作为浅基础持力层。

3.2.4 ④细砂及⑤中粗砂:分布稳定,厚度较大,但埋深较大,稍密~密,湿-饱和,工程特性一般。其中⑤中粗砂可选择性的作为挤土式沉管灌注桩或预应力管桩基础的持力层。

3.2.5 ⑥砾砂、⑦圆砾及下部⑧强风化泥岩:埋深大,承载力较高,工程特性好,视上部建构筑物荷载的大小差异,预计可选择性地采用此两层作为挤土式沉管灌注桩或预应力管桩基础的持力层。

3.2.6 ⑨中风化泥岩:埋深在28-32m左右,粉粒结构,块状构造;该层大体呈由下往上风化程度有逐步加剧的趋势,岩体相对较完整,承载力高,可作为钻孔或冲孔灌注桩基础的桩端持力层。

3.3 场地地下水及其腐蚀性

据区域及邻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场地地下水位埋深大致在7-10m左右,为孔隙潜水,局部微具承压性;场地中、下部砂土层为区内的主要含水层,渗透性好,水量丰富;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不大,水位年变幅一般在1-3m左右,具弱腐蚀性。

3.4 场地地震效应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江西省南昌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属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所在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

根据现有掌握的地质资料按相关规范初步判定本场地类别为Ⅱ类。

第四章 勘察工作布置与勘察方法、手段

4.1 勘察工作目的

本次勘察属详勘阶段,目的是为拟建建筑物的施工图设计提供必要的工程地质依据。根据招标文件及相关规范要求,本次勘察的主要工作目的与任务如下:

    4.1.1 根据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和标准进行本次勘察,勘探孔布置的数量及深度应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并最终提供满足国家标准及符合设计要求的勘察成果;

 

4.1.2查明有无影响建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条件及其危害程度和预防措施建议;

4.1.3 查明建筑物范围的地层结构、类别、厚度、坡度、工程特性,分析评价地基的均匀性与稳定性, 取得各地基土的物力参数;

4.1.4 查明场地地下水的类型、埋藏和赋存条件、动态变化及其腐蚀性,提供设计抗浮与抗渗水位,提供基坑施工降水方法与控制措施及相关技术参数;

4.1.5 评价场地地震效应、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判定饱和砂土和粉土的地震液化可能性,并应计算液化指数;

4.1.6提出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并进行可行与合理性的分析论证;提供与设计要求相对应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并预估基础沉降量;

4.1.7 取得深基坑开挖的边坡稳定计算参数和支护设计必需的岩土技术参数,论证其对周围已有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影响,并提出边坡支护措施;

4.1.8 对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4.2 勘探孔布置

4.2.1勘探孔的平面布置

根据招标文件中的建构物平面布置图及部分建筑的一层平面结构图(生活中心)按现行相关规范要求布孔如下:

拟建生活中心为16层,勘探孔按端承桩要求进行布设,孔间距不超过24米,平面上以控制建筑外围轮廓线为原则。该建筑物区共布设勘探孔26个。

勘探孔平面布置详见附图。

4.2.2 勘探孔深度的确定

勘探孔深度按进入较完整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层3-5米为标准,预计孔深在32-36米左右。

勘探孔的深度要求详见勘探孔平面布置图中说明。

由于上述勘探孔的布置及深度控制是在现有建筑参数不全的情况下进行确定的,勘探施工前将根据各建构筑物的详细设计参数进行合理的调整,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将根据场地地质条件的变化,在征得建设方与设计部门的认可后按相应规范要求及时进行勘探孔平面布置与深度控制的调整。

4.3 样品采集与现场测试工作布置

4.3.1 样品采集

欢迎您访问本站

拟设计采集的样品类型及相应数量原则要求如下:

1、原状土样:拟于粉质粘土及淤泥质土中进行采集,取样数量按揭露该类层位的钻孔数量的1/4执行,且均不少于6组。

2、扰动土样:拟于砂土、碎石层及地下水位以上土层中进行采集,各砂土、碎石层扰动样采集数量不少于6组,地下水位以上各土层中扰动样采集数量不少于2组。

3、地下水样:采集地下水样数量不少于2组。

4、岩样:拟于中风化泥岩层中进行采集,取样数量按揭露该类层位的钻孔数量的1/4执行,且均不少于6组。

5、采集样品的数量将视现场地质条件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调配。

4.3.2 现场测试

1、标准贯入试验:拟于粉质粘土及细-中粗砂层中进行,各单体建构筑物部位测试数量按揭露该类层位的钻孔数量的1/4执行,且均不应少于6次。

2、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拟于砾砂及圆砾中进行,各单体建构筑物部位测试数量按揭露该类层位的钻孔数量的1/5执行。

3、布设2个波速测试孔。

4.4 主要勘察手段及相应技术要求

4.4.1 钻探

1.钻探目的:查明土层的岩性特征和空间分布、采取岩、土试样及进行原位测试等。

2.钻探技术要求

a.钻进深度、土层分层深度的量测误差范围为0.05m

b.第四系松散层采用冲击跟管钻进,回次进尺控制在1m以内;基岩采用回转钻进,回次进尺控制在2m以内;

c.每个钻孔均进行初见水位及稳定水位测量;

d.开孔孔径不小于110mm,终孔孔径不小于91mm

4.4.2 土样采集

按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规定,应根据土性选用适宜的取土器类型,以便保证各种试验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1、取样目的:钻探取土目的是为了得到“原状”土样,供室内土工试验之用,以掌握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2、施工操作要点

a.钻孔直径一般大于取样器外径2-4cm

b.钻至取土位置前必须减速钻进,以防孔底土层受到扰动,并应始终保持孔内水位等于或稍高于地下水位;

c.取样时应缓慢下放取土器,严禁冲击孔底;

d.一般粘性土样品用厚壁敞口式取土器,锤击方式采取;流~软塑状土层样品用薄壁取土器,静压方式采取;

e.取土器提出地面之后,应小心将土样从取土器中取出,并及时填写标签、包装好;

4.4.3 标准贯入试验

1、目的:标准贯入试验可采取扰动土样、鉴别和描述土类,按颗粒组成定名;估算土的物理状态和计算土层的承载力;判定饱和粉土、砂土的地震液化可能性等;为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fs和桩端极限端承力标准值fp的取值提供依据。

2、 试验操作要点

a.至试验孔深后清除孔底残土,试验时应预打15cm后,再打入30cm并记录每打入10cm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

b.当在30cm内锤击数已达50击时,可不再强行贯入,但应记录50击时的贯入深度,试验成果以>50击表示或按公式换算为相当于30cm的锤击数。

4.4.4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1、目的:用于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且是选择桩基持力层、估算地基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以及查明土层均匀性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2.试验要点

     a.至试验孔深时清除孔底残土,试验时记录每打入10cm锤击数,也可连续试验,记录值即实测击数N;

b.当在10cm内锤击数已达100击时,可不再强行贯入,但应记录100击时的贯入深度,试验成果以>100击表示或按公式换算为相当于10cm的锤击数。

4.4.5 波速测试

1、目的:用于划分场地地基土类别、场地类别,确定地基土的弹性系数、卓越周期,判定场地与地基土的地震效应。

2、试验要点

a.试验孔钻探完成后,应确保孔底无明显沉渣;

b.检查检波器探头、电缆、放大器、示波器连接可靠;

c.震源距孔口距离不大于1.5m,压板上部重物不小于400公斤;

d.当波形畸变严重时,应分别比较敲击板两端的波形记录,找到相位相差
180°的两个最大的波峰与波谷。

4.4.6 室内岩土水试验

1、土层的物理性质指标试验:按规范要求,所有原状土样均应进行物理性质指标试验,试验内容包括W、P、G、WP、WL、IL、颗粒分析(粉土、砂性土)。

2、岩土层的力学性试验项目:

a.土层的压缩试验:所施加的最后一级压力按超过土的自重压力加附加压力考虑,提供土的压缩系数及压缩模量等指标;

b.土层的直剪固快:提供Ck、φk值;

c.岩石抗压试验:测试项目为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风干单轴抗压强度,确定岩石的软化系数。

3、地下水的水质分析:测试项目为PH值、SO4-2、Cl-、NH4+、HCO3-、侵蚀CO2等腐蚀性指标。

4、土腐蚀性室内指标测试:进行相关土层的有机质及可溶盐分析测试。

4.4.7 工程测量

1、定点放样:勘探孔在施工前进行定点放样。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坐标,采用全站仪按设计坐标将各设计勘探孔位进行实地确定。

2、勘探孔复测:所有勘探孔均按业主方提供的测量基准点,采用全站仪进行孔口标高与孔位坐标的复测,复测精度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第五章 勘察报告的主要章节内容及主要图表

5.1报告的主要章节内容

5.1.1 前言

包括任务来源、拟建建构筑物性质、场地位置、工程概况、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勘察目的及手段、勘察时间及完成的工作量、高程系统及高程引测依据。

5.1.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简述场地地形、地貌,详细描述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各土层颜色、湿度、状态、密实度、包含物、均匀性等,及土层的分布范围、埋藏深度、厚度和变化等;

2、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指标;

3、场地地下水及水土腐蚀性评价;

4、场地与地基土地震效应分析与评价;

5、不良地质现象:提供填土、地下障碍物等不良地质作用类型、分布、性状等情况,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合理预防和整治措施。

5.1.3 岩土分析与评价

1、场地与地基稳定性、建设适宜性评价:根据整个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拟建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价,为拟建工程的合理规划提供地质依据;

2、天然地基分析与评价;

3、桩基分析与评价:根据建筑物性质选择适宜的桩基础持力层,建议适宜的桩型和桩基类型,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4、基坑开挖与地下水控制:建议基坑开挖方式与支护措施,提供开挖支护设计所需的各类参数;分析场地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建议合理的控制措施。

5.1.4 结论与建议

5.2 报告的主要图表

     1、图例

2、勘探孔平面位置图

3、工程地质剖面图

4、中粗砂、砾砂层、中风化基岩面层顶埋深及层顶标高等值线图

5、钻孔柱状图

6、勘探点一览表

7、标贯试验成果表

8、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表

9、土工试验成果表

10、岩石试验成果表

11、水质分析报告

第六章设备、人员调配与计划工期

6.1主要物质、设备调配

6.1.1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物质、设备

根据本方案中布设的勘察工作量,结合本工程场地施工条件、招标文件的工期要求等因素,综合考量后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物质及施工机械设备如下表: 

6.1.2进场计划

拟定于2007年1月1日勘探孔放样设备及人员进场并开始工作;工程钻机及取土器、标贯器、重探仪等在2007年1月1日之前全部到场并开始现场勘探作业;其它需在现场使用的物质及设备(如剪切波速测试仪、水上钻探作业平台等),视现场施工进度与情况适时进行调配。

6.2人员配备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和业主对勘察工期的要求,结合本工程主要物质、设备的调配计划,进行人员的合理配备。拟投入本工程的人员有:项目经理(工程负责)1人,项目技术负责1人,工程技术人员2人,钻探技师2人,熟练技术工人及辅助工人25人,其它管理人员(包括后勤服务等)3人,共39人(不含室内测试和质量审查人员)。

6.3.1勘察进度计划安排

本工程总工期预计20天,计划自进场后10天内完成外业施工;外业结束后10天内完成室内岩土水试验(与外业工作交叉进行)、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制,并向业主提交经内部审查后合格的勘察成果。各项工作的计划进度见下图

6.3.2工期保障措施

确保人员、设备、材料调配的充足、及时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项目运行机制,保证项目施工正常进行。拟主要采取下几方面措施:

1、保证资格预审中选定的项目负责人与项目技术负责人能随时进入项目组;确保按设计方案中人员数量进行项目组的人员配备,并保证选派进入项目组的成员具有相应的丰富实践经验。

2、保证调配施工方案所要求的设备、材料种类与数量进入本项目,进场前应对所有设备进行性能检定,以保证到场的设备能正常使用。同时保证有数量足够和性能可靠的备用设备与材料,以备因现场施工情况的变化而导致的临时所需。

3、细化人员分工、建立各工序工作目标和工序责任人职责达标制度,并进行工作量化考核,按工序目标值进行项目人员的收入分配,同时将量化考核结果与个人经济收益和奖惩挂勾。以充分调动与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4、建立突发情况应急体系,根据现有经验,针对勘察施工中常有出现、并可能影响工期的突发情况进行应急预案分析,以保证项目施工的正常、有顺进行。

5、制订合理、可行的工序工期计划,各工序严格按制订的计划进行,施工中实时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对比分析,以便及时对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和适时调配施工力量,以保证按计划完成各工序作业。

6、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做好工序间的协作协调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各工序间的有顺衔接,进而保证按期完成本次勘察工作。

第七章 勘察成果的质量保障

7.1质量目标

提交的勘察成果满足相关规范与设计要求,并力争获江西省年度评审的“城市与工程勘察”奖。

7.2项目管理与质量保障

7.2.1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我院已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全面推行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为确保本工程质量与进度,拟对本工程实行目标管理,分为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工作量等五个分目标,每个分目标设有目标值、对策、责任者,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项目管理目标与质量保障体系详见如下网络图:

7.2.2工序质量管理和项目质量审查制度

本工程设立由审定人、审核人、工程技术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分序负责的四级质量审查制。

1、审定人代表单位对本项目进行技术把关,并最终审定勘察项目的成果资料及最终质量等级。

2、审核人代表专业部门对本工程进行质量监督,确保全部勘察过程严格按投标方案和专家优化意见实施,及时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指导解决技术上的疑难问题,审核成果资料及最终质量等级。

3、工程技术负责人负责勘察方案的具体实施,并对各工序实施质量管理,检查原始资料质量,负责内业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

4、各施工工序严格按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规程及标准进行,同时工序间实行自检与互检,一旦出现质量隐患问题,立即进行纠正,对现场人员难以处理的质量问题,会同院总工办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协商进行解决。以确保各工序质量。

7.2.3主要质量保证措施

1、选调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入项目组,从根本上保证项目的勘察质量。

2、采用合理的勘探手段,选用适宜的钻探及试验设备。

3、根据岩土层工程特性的不同,针对性地布置适宜的勘察与测试手段。

4、勘探工作前检查各种设备的性能状态,确保各种设备的使用性能,保证不因设备而降低各类数据的可靠性。

5、针对性的采用适宜的钻探工艺,如:对第四系松散层采用冲击跟管钻进,采用SH-30-3型工程钻机施工;对基岩则采用XY-1型或GY-150-1型工程钻机回转钻进。

6、各类试验的操作严格按有关规程、规范、标准执行。

7、严格控制钻探施工回次进尺,按要求的岩芯采取率进行钻探取芯,岩芯顺序摆放并做好清晰的标识,送检样品的采集严格按相关技术要求进行,并及时进行密封包装和送检。

8、先施工少部分一般性勘探孔,以便有目的地了解场地地层情况,同时与已有掌握的资料对比分析,进而对勘察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后,再全面展开勘探作业。

9、野外编录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现场记录做到及时准确,描述应按回次进行;样品的采集严格按相关技术要求进行,并及时进行包装、送检,从而保证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

10、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各工序质量目标与技术要点,施工中采取严格的质量检查和纠正对策,一但出现质量问题及时采取纠错措施,直至满足要求,并及时消除影响质量的不利因素,确保工程质量。

第八章 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8.1安全生产

保证安全是保障生产的根本所在,我院一贯奉行“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管理理念。为确保“无伤亡事故发生”的安全目标,本次勘察严格执行以下安全规定。

8.1.1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管理体制

1、成立项目安全管理小组,(项目安全管理网络见下图)由项目负责任第一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本次勘察施工与队伍的安全。

2、设立专职安全管理员,对项目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

3、制定严格安全生产制度,各作业组负责人具体负责安全制度的落实与执行。

4、建立严格的事故责任与失误责任惩罚制度,实施责任到人。

8.1.2实施项目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针对本勘察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场地与气候环境条件,结合我院的安全管理制度,拟采取如下管理与保证措施。

8.1.2.1人员安全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项目人员的安全意识,切实做好岗前安全培训工作,并详细做好培训记录。培训内容如下: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

2、施工作业安全审批制度;

3、施工行为和交通安全要求与规定;

4、个人安全防护条例;

5、施工机具安全使用规定;

6、安全事故和隐患记录、汇报、通报和整改规定;

7、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8、违反安全规章的处罚规定。

8.1.2.2施工机具安全

1、所有施工机具在进入现场前必须进行性能安全性检查,并做好相应记录,严格杜绝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机具进入施工场地。

2、各类机具的使用人员必须是经过相关技术培训、且具有专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3、此处所指的机具包括且不仅限于以下种类:交通运输车辆、钻机、发电机、水泵、吊索、钢丝绳、配电设施等。

8.1.2.3施工行为和交通安全

1、各类施工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合理利用人力与机具,不做力所能及的事,处处、时时、事事以安全为重,真真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2、认真研究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改善劳动条件,消除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

3、所有人员不得在工程施工现场随意奔走、打闹,场外行走和出入应遵守现行交通法规。

4、钻探设备的搬迁应做到“慢、稳、准”三点,严禁用设备自身动力托吊进行设备的搬运。

5、工人必须带上经过检测的安全带上下钻塔。

6、现场用电必须由专职电工进行线路的敷设,且必须配备上漏电保护系统后方能使用。

7、施工现场若搭设临时住所且需用火时,应严格遵循院用火安全管理工作规定。

8、应注意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其它安全隐患因素,如:通过场地的高压电线、场地内可能分布的地下管线、场地内分布的沟、塘、湖、叉等,避免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

9、本次勘察施工正值寒冷时期,应充分作好施工人员与机械设备的保暖、防冻工作。

10、在涉及与附近居民发生关系时,应细心解释,耐心劝说,以免发生纠纷,造成不心要的冲突。

8.2文明施工

勘察施工虽然一般规模较小,对周边环境及居民的影响也小,但做到施工文明仍是施工工作重点之一。针对勘察工作的特点结合拟建工程现场情况,施工中拟采取如下措施,规范本次勘察施工的文明行为:

1、积极开展文明施工达标活动,做到便民利民不扰民。

2、施工中保持现场整洁畅通,场地内无积水、干燥。

3、施工器材要堆放整齐有序。

4、弃土、废渣及时堆放到指定位置。

5、每天进行文明卫生巡视,发现问题立即处理解决。

6、钻孔施工完成后,及时做好现场清理及回填工作

第九章 与建设方、设计及施工单位配合事项

1、我院严格履行本工程投标资格预审文件、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与建设单位签定的勘察合同,保质、保量按期提交勘察成果资料。

2、施工过程中,与建设方、设计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汇报工程进展情况,必要时提交中间性报告,如地质条件异常,需局部调整勘察方案,将及时与业主、设计单位商定。

3、在设计、施工中有关勘察工作之内容,随时提供咨询服务。

4、需建设单位协调解决与当地居民和企业发生的拆迁或青苗赔偿等问题。

5、需建设单位提供勘察施工钻孔放样所需的坐标控制点3-4个。

6、在必要的时候,需请建设单位帮助协调解决钻探用水事宜。

地质科普录入:admin    责任编辑:scdk404 
相关地质科普
没有相关地质科普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Emaill
评价等级
Reset
四川华行地质设计院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
四川省地矿局四0四地质队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sc404.com 备案号:蜀ICP备2023014667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