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环境背景与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特征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12130  更新时间:2015-04-17 10:43:0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scdk404

1 中国地质环境背景概述

一、地球的演化

地球从形成到现在已经经历了约46亿年,根据地壳运动的特征、岩层结构、生物演变可以将其发展演化过程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不同阶段,其中太古代与元古代合称为前古生代,又称隐生宙,而古生代、中生代与新生代合称为显生宙。

1、前古生代,又叫前寒武纪,约距今405.43亿年

前古生代是指自地壳形成至古生代开始的一段地质时期,延续约34亿年,是地球地质历史上第一个阶段,约占地质历史85%的时间,大致以25亿年前为界,分为太古代与元古代两个阶段。

太古代时(4025亿年),地壳处于早期阶段,地壳薄弱,为脆弱的玄武岩圈,地壳运动极频繁,火山活动也极强烈。当时全球几乎都是浅海洋,有分散的孤立的岛屿式小陆块。后经过多次的强烈构造运动,至太古代末,形成了最初的较稳定的基底地块(称之为陆核),陆核的形成标志着地壳构造发展的第一阶段的结束。太古宙大约经历了十几亿年的时间,已经形成了薄而活动的原始地壳,出现了水圈和气圈,孕育和诞生了低级的生命。主要表现在:缺氧的气圈及水体;薄弱的地壳和频繁的岩浆活动;岩石变质很深;海洋占绝对优势;陆核形成;原始生命萌芽。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生物化石是在南非发现的32亿年前的超微化石古杆菌和巴贝通球藻。

元古代时(255.43亿年),由于陆核的出现和扩大,地壳稳定性得到加强。到早元古代末,地球上发生一次较广泛而强烈的地壳运动(我国称吕梁运动),一些洋壳褶皱隆起,并伴有岩浆喷溢和岩层的变质作用,使陆核加大,形成一些较大而稳定的古陆。以后又围绕这些古陆不断焊接增长,至晚元古宙时,逐渐形成了大型的稳定古陆。元古宙的地史具有下述特征:从缺氧气圈到贫氧气圈,由于藻类植物日益繁盛,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大气中的CO2,放出O2,使气圈和水体从缺氧发展到含有较多氧的状态。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太古宙已出现菌类和蓝绿藻类,到元古宙得到进一步发展。由陆核到原地台和古地台。古元古代地层和中、新元古代地层有很大区别。

2、古生代

又可以分为早古生代(距今5.434.1亿年)与晚古生代(4.12.5亿年)。

早古生代形成的地层叫下古生界。它划分为三个纪,即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寒武纪是古生代的第一个纪,约开始于5.43亿年(另一种意见开始于6亿年)前,结束于4.9亿年前。志留纪约开始于4.38亿年前,结束于4.1亿年前。1879年,英国C.拉普沃思将上述二人命名的寒武系和志留系的重复部分划分出来,称奥陶系(O),取名于英国威尔士地区的古民族名称(Ordovices)。形成奥陶系的时代为奥陶纪,约开始于4.9亿年至4.38亿年前。

从整体看来,早古生代仍然是海洋占优势的时代。从早寒武纪开始,世界各地开始了广泛的海侵,至奥陶纪时海侵规模最大。奥陶纪以后,各地广泛发生海退,尤其至志留纪末,由于各板块之间的移动靠拢碰撞,发生了一次世界性的强烈的构造运动(称加里东运动),陆地面积扩大,陆表浅海面积减小。由于西北欧和北美东北部加里东褶皱带的形成,使北美古陆与欧洲古陆相连,导致了古大西洋的关闭。

从寒武纪一开始生物界便呈现爆发性增长的形势,称其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寒武纪已发现动物化石2500多种,除脊椎动物外,几乎所有门类都有了。其中最多的是节肢动物中的三叶虫,其数量占生物分类总数的6070%,故寒武纪又称三叶虫时代;其次为腕足类动物,约占2030%;其他无脊椎动物占1015%,包括海绵动物、古杯动物、腔肠动物(如珊瑚)、软体动物(如头足类)、环节动物、牙形石、棘皮动物、笔石动物等。因此,早古生代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从奥陶纪开始,主要是志留纪,出现了淡水原始的鱼类无颌类,属于脊椎动物,说明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在植物界方面,寒武、奥陶纪都是以海生藻类为主,到了志留纪,已出现半陆生的裸蕨植物,也意味着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晚古生代划分为三个纪,即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泥盆纪距今4.13.54亿年,该名来源于英国南部的德文郡(Devon),1839A.塞奇威克和R.I.莫企逊命名,(De-von日译泥盆,我国沿用)。石炭纪距今3.542.90亿年,这个时期形成的地层称石炭系(C),石炭纪是因其地层中含煤而得名。二叠纪(P)是古生代最后一个纪,距今2.902.50亿年。

进入晚古生代时,全球存在四个巨型稳定的古陆:欧美古陆、西伯利亚古陆、中国古陆和冈瓦纳古陆。从泥盆纪晚期开始,这些古陆的内陆或边缘,又遭受不同程度的海侵,形成一些陆表或陆缘浅海。晚古生代后期,全球范围发生强烈的地壳运动(称海西运动),使海槽两侧的大陆板块发生对接碰撞,许多海槽先后关闭,褶皱隆起形成褶皱带,导致欧美古陆、西伯利亚古陆、中国古陆焊接一起,逐渐形成一个巨大的北方古陆(又称劳亚古陆),与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遥相对应。由于这两大古陆西部十分靠近并联结一起,故构成了一个统一的联合古陆(泛大陆),从而使全球陆地面积空前扩大。

晚古生代,在加里东运动之后随着陆地面积的不断扩大,陆生生物开始大量发生和繁盛。植物界从水生发展到陆生,蕨类植物达到极盛,晚古生代晚期出现了裸子植物。动物界从无脊椎动物发展到脊椎动物,鱼类和无颌类广布于泥盆纪,两栖类全盛于石炭纪和二叠纪。晚古生代发生了两次生物集群绝灭,一是在晚泥盆世生物量的突然变化和生态系统的更替;一是在二叠纪末许多无脊椎动物如三叶虫、蜓、四射珊瑚和床板珊瑚(珊瑚中的两大类)、大部分腕足动物的绝灭,成为划分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标志。

晚古生代后期冈瓦纳大陆是冰川广布的时代。晚古生代发生海西运动,主要板块发生碰撞,大部分地槽和活动带(除去古特提斯海和古太平洋边缘活动带)褶皱成山,形成统一的劳亚古陆,同时与冈瓦纳古陆相接形成联合古陆。在石炭、二叠纪时期,北方大陆由于处在较低纬度,且海陆变迁较频繁,古陆上形成许多近海沼泽平原和内陆盆地,气候湿暖,林木茂盛,为煤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很多地方都形成了重要煤田,是全球第一个且最为重要的造煤时期。

当北方大陆森林密布、沼泽丛生时,南方的冈瓦纳大陆却是冰雪晶莹,出现了地史上第二次大冰期—石炭纪末至早二叠世冰期。根据二叠纪时联合古陆位置,这些冰盖中心是位于冈瓦纳古陆的高纬度及南极圈地区(现在为南美东南部、非洲南部、印度南部、澳大利亚西部、南极洲)

3、中生代

中生代距今2.500.65亿年,划分为三个纪,即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叠纪(T)距今2.502.08亿年。侏罗纪(J)距今2.081.35亿年,白垩纪(K)距今1.350.65亿年。

中生代构造运动频繁而剧烈,是岩石圈板块发展演化趋于形成近代构架的时代,岩石圈板块再一次走向分裂与漂移,逐渐形成今天海陆分布的格局。在欧洲典型的构造是阿尔卑斯山的形成。在东方主要为发生在三叠纪中、晚期的印支运动和发生在侏罗、白垩纪的太平洋运动(又称旧阿尔卑斯运动,我国称燕山运动)。中生代地壳演化的总趋势是:联合古陆的分裂解体,大西洋的形成和扩展,古地中海收缩关闭,太平洋逐渐缩小及环太平洋褶皱带的形成。 

晚古生代后期形成的联合古陆,大约于三叠纪末开始发生分裂。首先是北美与欧亚大陆分离,出现了原始的北大西洋;南美与非洲分裂,形成原始的南大西洋;印度和非洲漂离南极洲,形成了原始的印度洋。到侏罗纪、白垩纪时,南北大西洋进一步扩展,印度漂离非洲。澳大利亚漂离南极洲向东北方向移动。故到白垩纪末期,冈瓦纳古陆已彻底解体成五大块(南美、非洲、印度、澳大利亚和南极洲) 。位于北方古陆和南方古陆之间的古地中海,由于印度和非洲板块向北漂移而逐渐缩小。到白垩纪末,两板块北漂至欧亚板块南部,并与欧亚板块发生挤压碰撞,致使该地区的地层受挤压褶皱上升,形成阿尔卑斯、高加索及中亚等山脉。大西洋的产生和不断扩展,使太平洋不断缩小。

由于太平洋板块与向西漂的美洲板块俯冲碰撞,使其接触地带,即环太平洋东岸海槽产生强烈挤压上升,并有强烈的火山活动,形成了一系列褶皱山脉,如内华达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在太平洋西岸海槽,则由于太平洋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而形成亚洲东部的一系列断褶隆起带和断陷盆地,伴有大规模的岩浆侵入和喷发,并形成了环太平洋多金属成矿带。

中生代的晚三叠纪及侏罗纪时期,气候温暖潮湿,植物茂盛,为成煤提供了物质基础,形成了地史上又一次重要成煤时期。

生物界在新环境中又有了新的进化和飞跃,最突出的是裸子植物代替了蕨类植物,爬行动物代替了两栖动物,而盛极一时。但是,到白垩纪末期恐龙类爬行动物全部绝灭,是地史中的一次重大生物事件。

4、新生代

新生代是地球历史最近6500万年的地质时代,其已经历的时间仅相当古生代的一个纪。新生代包括古近纪(65002330万年)、新近纪(2330260万年)及第四纪(260万年以来)。

古近纪(又称早第三纪,E)初,现今的喜马拉雅及环地中海周围地带仍有海侵,沉积了海相地层。始新世末,随着印度板块不断向亚洲板块俯冲碰撞,喜马拉雅地区受到强烈挤压上升,形成了现今世界上最高峻的山系,并且由于两大板块的推撞,地壳岩层互相叠置,形成了世界上地壳厚度最大和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在地中海周围地区,由于非洲板块向欧洲南部靠拢碰撞,形成了分列地中海南北两侧的高峻山脉,如南欧的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现在的地中海、黑海、里海均是海槽封闭后的残留水域。新生代的构造运动称喜马拉雅运动(或称新阿尔卑斯运动)。新生代地壳演化的总特点是:地中海-喜马拉雅海槽最后封闭,形成强烈而高耸的褶皱带;大西洋和印度洋继续扩张;环太平洋海槽不断褶皱隆起,洋区日益缩小;各大陆相对漂移或靠拢,逐渐形成东半球大陆和西半球大陆以及现代的全球海陆分布面貌。

在太平洋东岸,由于太平洋板块与西漂的美洲板块继续俯冲碰撞,使美洲西部已经形成的褶皱带进一步受挤压,在北美大陆西缘形成了海岸山脉,在南美西部安第斯山区,最后全部隆起成高耸山系。在太平洋西岸,太平洋板块继续向亚洲板块俯冲挤压,使环太平洋西部海槽及亚洲大陆外缘普遍褶皱隆起,伴有强烈的火山喷发,形成了环列东亚大陆边缘的火山岛弧,包括勘察加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及马来群岛等。由于环太平洋海槽是板块的俯冲地带,故地壳运动非常活跃,是现今世界上火山活动和地震活动极为强烈的地区。

新生代期间,美洲大陆和欧、非大陆继续分裂,大西洋不断扩张加宽、并延入北极地区,形成了现今的大西洋面貌。澳大利亚大陆进一步漂离南极洲,形成现今的印度洋。欧非大陆内部的一些地方,由于受大陆东西分裂影响,形成了一些基本南北走向的巨大张裂带,如东非大裂谷等。

地壳经历了前古生代、古生代、中生代至新生代漫长而复杂的演变发展,至第四纪时形成了现代的地壳构造格局和自然地理面貌,出现了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分布轮廓。被子植物开始出现于白垩纪晚期,到早第三纪极度繁盛,以前由古代羊齿和各种松柏等裸子植物组成的植被逐渐为被子植物所代替。此时被子植物以乔木为主,无论是种类和数量都较中生代有很大增加。显花植物和草类的繁盛,给昆虫、哺乳动物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新生代动物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生代占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已经衰退,而在中生代开始出现的哺乳动物得到迅速发展。从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过渡到早第三纪哺乳动物时代,是地球生命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生物界的又一次巨大的飞跃。

人类的出现是第四纪的重大事件,也是第四纪生物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最原始的人类化石在300400万年前,现代智人在大约10万年前才出现,人类文明已经对地球产生了巨大影响,影响程度已远远超过人类占据地球时间的比例。

    二、地球物质组成的分布差异

在地球形成及其演化的漫长地质时期中,地球物质得到分异,导致地球不同圈层(核、幔、壳层)中各种元素组成差异。原始地壳形成以后,在内生和外生地质作用下,地壳物质也不断地经历着各种分异、重分异过程,导致地壳及地表的岩石、土壤和水中化学元素组成的不均匀分布。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地壳岩石的元素含量及元素组合特征相差甚大,就岩浆岩大类来说,MgFeCrNiCoPd在超基性岩中丰度最高;CaTiVZnCuScNbMoSbIHg在基性岩中丰度最高;AlNaPSrZrLaGaBBrBi在中性岩中丰度最高;SiKBaFRbLiPbThBeCsUSnW在酸性岩中丰度最高。不同岩类之间MnSClAsGeCdAgSeAu的含量变化不大。同样地,不同类型的沉积岩、变质岩的元素含量和组合也各有特点。复杂多次的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和大地构造运动的作用结果,使地表自然介质中的化学元素的分布极不均匀。人类出现以后,尤其是工业化以来,金属和能源矿产的大规模开采利用以及各种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又使化学元素在地表的分布得到叠加改造,突出表现为一些有毒有害重金属在地表大量积聚,地球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大范围的地球化学填图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使得识别从局部至区域以至全球的不同尺度的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模型成为可能。谢学锦和尹冰川(1993)在研究分析中国区域化学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球化学异常分布模式谱系,即根据异常规模从小到大可分为:局部(小面积至数平方公里)—区域(数十至数百平方公里)—省(数千至数万平方公里)—巨省(数万至数百万平方公里),甚至于全球水平级的异常。

局部地球化学异常属于局部地段的强烈的地质作用(如矿化蚀变)造成的局部岩石异常,并由于岩石的表生风化蚀变、分散作用而导致土壤、水系沉积物、水等介质中异常的存在。区域异常的形成,是与成矿作用期间某些元素在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中的区域性同生或后生富集作用有关,这类异常规模介于局部地球化学异常和地球化学省之间,与俄罗斯学者所谓的矿田晕概念相对应,我国120万地球化学扫面发现的大批异常属于此类性质的异常。

大多数的局部异常和区域异常多为多元素组合异常。地球化学省是指规模较区域性异常更大、需在大面积的低密度地球化学填图的基础上才能识别出来的异常,其元素含量与地壳元素平均含量有较显著的差异,其分布与一定规模的地壳构造单元有关。地球化学巨省或全球水平上的地球化学异常则是更大规模的、全球性元素异常分布模式。对应于异常规模从小到大,异常下限值则逐级降低。

    三、气候和地壳运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影响地质环境的因素很多,其中气候因素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气温、降水、风暴等,其中降水与地质灾害形成关系最为密切,降水量大小、强度、时间长短等均影响地质灾害的形成。尤其是短期内大强度的降水或长时期连阴雨均易诱发严重的地质灾害,安徽省铜陵市小街地区近几年的岩溶塌陷几次大规模暴发都有与暴雨诱发有关,泥石流的发生与降水关系更加密切。

地壳运动,即地质因素。它是形成地质灾害最主要内因,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及地下水等因素在适当时机皆可引发地质灾害,地质构造不仅控制着地质灾害的分布,有时还是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大家熟知的地震不少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粘土岩等岩石岩性脆弱,遇水软化,抗剪强度低,常形成为软弱结构面,易形成滑坡,在采矿工业区易形成采空区塌陷;碳酸盐岩层岩溶常发育,过度抽排地下水往往引起岩溶塌陷、地面沉降;江、河、湖岸边若以砂性土、淤泥质软土为主,则易形成崩岸、管涌等灾害。地质灾害的形成、分布与地形地貌也有一定关系,高山陡坡沟谷发育,在降水和地表径流作用下,地面土层被冲刷、剥蚀、侵蚀,易形成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灾害,另外,在工业生产及市政建设过程中,如果对原始地形地貌进行过份的改造,如切坡修房、修路、堆放工业品或充填冲沟等形成人工地貌,都不利于斜坡的自然稳定,易诱发地质灾害。

2 中国地质灾害的类型及空间分布规律

    一、中国地质灾害现状

地质灾害是一种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区作用有关的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地质灾害种类繁多, 分布广泛, 活动频繁, 危害严重, 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20%以上,直接影响了人民的生活, 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减少损失, 查清我国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 国土资源部从1999年开始,在地质灾害严重的县() ,陆续部署开展了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调查的重点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6地质灾害类型。据调查数据显示,其中滑坡占灾害总数的51%;崩塌占17%;泥石占8%;地面塌陷占5%;地裂缝占3 %;不稳定斜坡占16%。可以看出,斜坡灾害(崩、滑、流、不稳定斜坡)是我国主要的的地质灾害类型。因此,我国地质灾害的防治形势十分严峻,防治任务十分繁重。

最新统计,2008112月全国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26580起,其中滑坡13450起、崩塌8080起、泥石流443起、地面塌陷451起。共造成1598人伤亡,其中死亡656人,失踪101人,直接经济损失32.7亿元。请见图2-1

2-1  2008年全国地质灾害类型构成图

2007年相比,2008地质灾害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都有所增加,分别增加了4.8%11.5%31.9%;与2001年以来的多年同期相比,2008地质灾害发生数量低于多年平均值,但仅低于2002年和2006年,排序第三高;造成的死亡人数低于多年平均值,仅高于2005年和2007年,排序倒数第三;直接经济损失低于多年平均值,仅高于2007年,排序倒数第二。请见表2-1

年份

发生数量()

死亡()

失踪()

受伤()

经济损失(亿)

2001

5793

788

120

936

35

2002

48000

907

109

470

51

2003

13832

743

125

3355

48.7

2004

13555

734

124

280

40.9

2005

17751

578

104

339

36.5

2006

102804

663

111

453

43.2

2007

25364

598

81

446

24.8

2008

26580

656

101

841

32.7

2-1 01-08地质灾害灾情对比表

 

    二、中国地质灾害的类型

目前对地质灾害的灾种范围有多种不同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两类:

(1)把由地质作用引起或地质条件恶化导致的自然灾害都划归为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海水入侵、部分洪水灾害、海岸侵蚀、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水位升降、地方病、矿井突水溃沙、岩爆、煤与瓦斯突出、煤层自燃。冻土冻融、水库淤积、水库及河湖塌岸、特殊岩土地质灾害、冷浸田等。

(2)仅限于以岩石圈自然地质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海水入侵、特殊土类灾害等十几种。

地质灾害类型划分是灾害地质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地质灾害的分类应具有实用性、层次性、关联性等特性。按不同的原则,地质灾害有多种分类方案。

1、按空间分布状况分

地质灾害可分为陆地地质灾害和海洋地质灾害两个系统。陆地地质灾害又分为地而地质灾害和地下地质灾害;海洋地质灾害又分为海底地质灾害和水体地质灾害。

2、按灾害的成因分

地质灾害可分为自然动力型、人为动为型及复合动力型(表2-2)

1)自然动力型地质灾害可再分为内动力亚类、外动力亚类和内外动力复合亚类.

2)人为动力型地质灾害按人类活动的性质还可进一步细分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矿山工程地质灾害、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道路工程地质灾害、农业地质灾害、海岸港口工程地质灾害。核电工程地质灾害等。

3)复合功力型分为内外动力复合亚类、人为内动力复合亚类、人为外动力复合亚类以自然成因为主的地质灾害主要有火山、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地裂缝、砂上液化、岩土膨胀、土壤冻融等;由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坑道突水、溃沙等;崩塌、滑坡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则既可由自然地质作用引起也可由人类活功诱发。

类型

亚类

灾害举例

自然

动力型

内动力亚类

地震火山地裂缝等

外动力亚类

泥石充、滑坡、崩塌、岩岩塌陷荒漠化等

人为

动力型

道路工程

滑坡、崩塌、荒漠化、黄土湿陷等

水利水电工程

泥石流、滑坡、崩塌、岩溶塌陷、地面沉降、诱发地震等

矿山工程

地面塌陷、坑道突水、泥石流、诱发地震、煤与瓦斯突出等

城镇建设

地面沉降、地裂缝、地下水变异等

农林牧活动

水土流失、荒漠化、与地质因素有关洪涝灾害等

海岸港口工程

海底滑坡、岸边侵蚀、海水入侵等

自然与人为动力复合型

内外动人复合亚类

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内动力、人为复合亚类

岩爆、瓦斯爆炸、地裂缝、地面沉降等

外动力、人为复合亚类

泥石流、滑坡、崩塌、水土流失、荒漠化等

2-2 地质灾害成因类型划分表

 

3、按地质环境变化的速度分

地质环境变化的速度可划分为突发生和渐进性地质灾害两类。前者主要有火山、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岩溶塌陷等;后者主要有水上流失、地面沉降、土地荒漠化等。

    三、中国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经度和纬度跨度大自然地理条件夏杂,构造运动强烈自然地质灾害种类繁多灾情十分严重。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对资源开发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以及对地质环境保护重视不够,人为地诱发了很多地质灾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地质灾害是在地球各圈层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灾害性事件。地质环境是地质灾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及其危害程度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格局、新构造运动的强度与方式、岩上体工程地质类型水文地质条件、气象水文及植被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的类型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受上述诸因素制约,我国地质灾害的区域分布具有东西分区、南北分带的特征,如华北、东北西北诸省,荒漠化作用强烈西南山区降雨多而集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地裂缝广泛发育;沿海诸省海水人浸、海岸侵蚀等强烈发育。

中国陆地地势变化很大,总体是西高东低,大地貌区划分为三级地势阶梯。第一阶梯平均海拔4000m以仁为高原寒冷气候,寒冻作用普遍,冻张、融沉、泥流、雪崩等灾害发育。第二级阶梯般海拔高度在10002000m以下在第一与第二级阶梯过渡地带,地形切割强烈,山地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分布广泛,灾度也高;东部广大平原、盆地区属于一级阶梯,地势最低,地形平缓,人口稠密,城市化程度高,由于立大规模的生产建设,城市生产生活和农林灌溉用水量大,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灾害:在矿山地区由于矿床开采、疏干排水注水等工程活动造成矿区地面塌陷、岩溶塌陷等灾害兴修水利水电工程和水库蓄水等引起诱发地震灾害;河流上游不合理的开荒垦地造成水土流失而引发河、湖、水岸、港日等淤积灾害。因此,中国东部地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其空间分布主要与人类大规模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根据地质灾害宏观类别,结合地质、地理、气候及人类活动等环境因素,可将中国地质灾害划分为四大区域。

1.平原、丘陵地面沉降与塌陷地质灾害大区

位于山海关以南,大行山、武当山、人娄山一线以东,包括中国东部和东南部的广大地区。

该区地处华北断块东南部、华南断块、台湾断块的上体部位;地貌上位于中国大地貌区划第三级地势阶梯是我国最低一级阶梯以平原、丘陵地貌类型为主;本区南部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温暖湿润,中北部地区以温带为主,气候温凉、半湿润至半干旱,降水充沛至较充沛;平原地区发育较厚的第四纪冲积、洪积、湖积、海积松散堆积层,丘陵山区分布有古生代、中生代碳酸盐岩、碎屑岩和岩浆岩;新构造活动比较强烈发育有著名的郑城一庐江深大断裂,以及南海、黄海北东向地震构造带除台湾、福建沿海及华北地区地震活动强烈至较强烈外其他地区较弱;区内矿产资源较丰富采矿业发达,大中城市分布密集人口稠密,沿海开放城市工业发达、人类工程活动规模大、强度高,诱发了严重的城市地面沉降、矿山地面塌陷、岩溶塌陷、水库地震、上地荒漠化以及港口、水库、河道等淤积灾害,丘陵山区人为活动诱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较发育。急之该区是以人类工程活动为主形成的地质灾害组合类型大区。

2.山地斜坡变形破坏地质灾害大区

包括长白山南段、阴山东段,长城以南,阿尼玛卿山、横断山北段一线以东,雅鲁藏布江以南的广人地区,属中国中部地区及青藏高原南部、东北部分地区。

该区地处青藏断块,华南断块的结合部位,地貌上位于中国大地貌区划第二级地势阶梯,以山地和高原为主要地貌类型,海拔高程l0002000m,地形切割弥烈,相对高差大。气候上跨越东部季风区、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区;西南地区降水较丰沛,年均降水量8001200mm,西北黄土高原年均降水量300700,降水时空分配不均,集中在79月,降雨强度大,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分布地层主要为不同时代的各类坚硬、半坚硬岩类和松散土状堆积;该区新构造运动强烈,活动断裂发育,如鲜水河、小江、安宁河、龙门山、六盘山等活动性深大断裂密布,钩成中国南北向活动构造带,区内地震活跃,张度大、频度高、仅20世纪发生的7级以上强震就达23次之多,地震灾害严重;区内矿产、水力、森林、土地等资源丰富,是我国新兴工业区,人口密度较大,资源开发和农牧活动等经济活动活跃,由于不合理汗发利用山地斜坡、森林植被等资源,使地质环境日趋恶化,导致泥石流、滑坡、崩塌、水上流失等山地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灾害损失十分产严重。在本区内,由内动力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引起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最为发育,以自然动力和人类活动相互叠加而形成的山地地质灾害广泛分布。

3.内陆高原、盆地干早、半干旱风沙地质灾害大区

地处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新疆断块并横跨华北断块及东北断块区,位于中国大地貌区划的第二阶梯部位,由高原、沙漠、戈壁及高大山系、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组成,南部山系一般海拔10003000m,东部平原、盆地一般海拔500m以下气候属内陆干旱、半干旱至温带气候,降水稀少,年均降水量差异较大,一般在50800mm。在本区的西部,名动性断裂发育,地震活动强烈;其余地区地震活动相对较弱。内陆高原、荒漠地区气候恶劣,风力吹扬作用强烈,沙质荒漠化灾害日趋严重,河套平原等地区土地盐碱化较发育;新疆、宁夏、内蒙等地的煤田自燃灾害比较严重;天山、昆仑山山地则主要发育雪崩、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总之,中国北部地区是以自然地质营力为主并叠加人为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复合型地质灾害大区。

4.青藏高原及大、小兴安岭北段地区冻融地质灾害大区

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及大、小兴安岭北段地区,大地构造上属于青藏断块和东北断块区。青藏高原为中国人地貌区划第一级地势阶梯上,平均海拔达5000m以上,属于我国的高海拔冻上区:东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北段处于欧亚大陆高纬度冻土带的南缘,是找国的高纬度多年冻土地区,在青藏高原和大、小兴安岭地区广泛发育有连续多年冻土和岛状多年冻上,岛状冻土区由于气候季节变化和日温差变化,冰丘冻胀、融沉、融冻泥流、冰湖溃决泥流等地质灾害较为发育。青藏高原地壳抬升强烈,为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接合带,活动性深大断裂发育,地震活动强烈,20世纪以来共发生7级以上强烈地震达10次之多。总之,本区主要是由自然地质营力形成的以冻融、地震灾害为主的地质灾害大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